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评《北京晚报》的“核酸专家问答”

逍遥

“(众位专家)……而骨髓、淋巴、红细胞、小肠和脑等组织细胞(均为增殖细胞类)则善
于‘投机取巧’,它们只能利用现有的、多为小肠从食物中吸收的核苷或核苷酸,通过
简单节能的补救途径合成核酸。只要摄入的量足够,机体便通过补救途径合成核酸,以
减轻肝脏负担,节省能量。”(《北京晚报》2001/02/25)

“核酸专家们”在大家无私帮助下,终于明白:1.补充外援核酸不是补基因,以及外源
核酸不能直接利用。2.痛风病患者以及相关遗传病家族成员不宜补充核酸(真是可惜啊)
以及正常人摄入过多也有麻烦,所以专家们慎重建议不能超过2g。(虽然数据不咋的,
至少“核酸专家”终于明白这东西吃多了是要出事的,也算难得了)

不过看了上面的话,我发现“核酸专家”还需补考,虽然知道了机体有两种合成核苷酸
的方式,但是看来并不清楚这两种方式的意义和价值。开始断章取义,得出了些有趣的
结论,至于“增殖细胞”这个概念对“核酸专家”来说可能太难了,暂时就不苛求了。

估计专家的思考模式是这样的,既然有了从头合成,为什么还要有补救合成呢,哈,一
定是为了给核酸营养品留的后门程序,只要人们多花点银子,直接从消化道喝点核苷酸
就可以打开这个后门。好处是:1)减轻肝脏的合成压力(换句话说:有保肝护肝作用,乖
乖这可真的不得了,据说全国人民中肝脏多少有点问题的人就高达数亿,光这点就多大
的市场啊)。2)可以节约能量,从推理上看倒没大错,不过专家估计不知道这世界上还
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这些供能物质,毕竟是“核酸专家”嘛,也不好太苛求。不过,很
显然花400—500左右的银子可以买到的能量(通过糖脂蛋白质提供)远远比买核酸营养
品从而或许可能节约的能量高。

不过非常遗憾的是,补救合成决非后门,也谈不上投机取巧,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。和
减轻肝脏负担是一点也沾不上边的。而且,非常遗憾的是,补救合成的原料决大多数并
非来自肠道吸收的核苷或者碱基,除非把那个核酸营养品直接输入血液差不多,口服是
万万不行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(www.xys2.org)】